文|冬华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中部横亘着一道人工屏障,它西起平阴、长清一带的防门,蜿蜒东行,绕泰山西北麓的大横岭,经过今天淄博市南部山区,进入临朐县的嵩山、沂山山脉,东行经临朐、沂水、安丘交界之太平山,诸城、五莲交界之马耳山,再经诸城至青岛市小珠山入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长城。位于临朐县与沂水县交界处的穆陵关,则是千里齐长城的咽喉,有“齐南天险”之称。
(资料图)
兵家必争之地
在西周初年,穆陵关只称“穆陵”,其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管仲云‘齐地南至穆陵’。”此后的《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叛周,于是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太公可以征讨的范围应为西周初年齐国疆域的大概范围,由此可知此时穆陵关一带已是齐国的边防关隘了。
穆陵究竟何时建关,历来有姜太公时期、齐桓公时期、齐宣王时期等不同的论述,但无确切文献记载。考古工作者通过对齐长城遗址穆陵关东西侧区段进行勘探,在城墙断面夯层中发现有陶器残片,经技术分析具备战国早期的时代特征,可以推知穆陵关的修建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战国时期,面对楚国、越国等南方国家的压力,齐国在此建置穆陵亭,置亭长、设军队,以报警御敌,有效地保障了齐国的和平与稳定。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一形势,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齐长城失去了原有的军事价值。后来直到明代,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山东成为南北方角逐的重要战场,燕王再次大规模兴修齐长城,重新发挥其军事作用。
齐长城穆陵关段
尽管齐长城时兴时废,但古时穆陵关历代都是军事要塞,发挥着战略作用。东晋义熙五年(409年),东晋中军将军、后来的宋武帝刘裕发动灭南燕之战,他自建康(今江苏南京)率军北伐,一路由泗入淮,过关斩将,很快便攻占临沂。部队穿过穆陵关后,他长舒一口气,称“兵已过险”,后来不久便攻克临朐,包围了南燕国都广固(今青州)。
唐朝中后期,淄青节度使李师古重建穆陵关,据险固守。五代后周皇帝郭威任命韩通为穆陵关防御使,控制河东至关西要道。宋太祖赵匡胤命枢密院设穆陵关巡检司,后改为穆陵关镇,用于防御北汉与辽国南侵。金宣宗完颜旬升穆陵关镇为县,派专官镇守。元顺帝二年(1336年),设立穆陵关巡检司,一直延续到明清。直至民国初年,穆陵关无扼守之职,其巡检机构被裁撤,穆陵关巡检司移至临朐县蒋峪,关防设施也逐渐荒废。
到了20世纪,穆陵关再度发挥了保家卫国的作用。1938年2月,退守穆陵关附近的青岛海军陆战队部,与由胶济铁路南犯临沂的日军第五师团片野支队激战数个昼夜,以沉重的伤亡代价,成功迟滞了日军南下,为中国军队部署临沂阻击战及台儿庄战役赢得了宝贵时间。
关是一座城
穆陵也称“大岘”,本是一条横亘东西的山脉,周围群山连绵、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从自然地理角度看,穆陵关一带是山东中部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关北之水入渤海,关南之水入黄海,是天然的地理分界线。
穆陵关南侧西临深谷,陡不可攀,北侧较为平缓,不远处有“平顶山”为依托。“平顶山”山巅平整如砥,方圆十里,相传为齐王巡狩驻跸之处。关山之间是布袋状狭谷,雄关扼其口,崇山收其后,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于天宝年间涉足穆陵关,并将爱子留在了关北临朐方山。他在《万愤词投魏郎中》写道:“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超然台记》中叙述:“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春秋时期,这里是齐国、鲁国、莒国等国的交界处,纷争不断。齐国疆域曾延伸到穆陵关南;鲁国东进将疆土扩展到穆陵关以东,并筑郓、诸两城固守;莒国以穆陵关为西北边界;吴国、越国也曾向穆陵关延伸;楚国更是一度攻破了穆陵关防线;乐毅伐齐,又将燕国势力推进到穆陵关以南的莒国故城。
对齐国而言,穆陵关堪称“南大门”,是东南各诸侯国通往齐都临淄的咽喉。从地理位置上看,齐都临淄至穆陵关的直线距离不过一百公里。过穆陵关向北,山地丘陵渐少,以平原地带为主,缺少纵深,敌军一旦突破穆陵关,很快就会兵临齐都。直到现在,山东青州至江苏新沂的国道仍然是穿穆陵关而过,这条国道是鲁中、鲁北和华北一带通向苏南的交通干线,古时的南北交通路线大体也是沿着这个方向。
临朐穆陵关西西岭段长城
正因为如此,齐国在穆陵关建有一套复杂的防御体系。齐国自穆陵关向北设立了大关、小关等关隘,穆陵关与大关之间两侧重峦叠嶂,加上五道防线以及众多城堡、关隘、烽火台等,达到了险处设关、步步为营、坚不可摧的防御效果。从军事战略角度考虑,穆陵关北面的合围地带更有一种“城”的感觉,有利于屯兵和在非常情况下防守。可以设想,敌人正面不能突破穆陵关隘防御时,想迂回包抄或偷袭其背部,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如此方式构筑长城防线,在整个中国长城构筑史上都属罕见。
故关埋村下
宋元明清时期的穆陵关遗址,位于今天临朐县与沂水县交界的沂水县关顶村,关楼到上世纪70年代尚存。据当地老人回忆,穆陵关建筑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40米,关楼面宽30米、进深约25米,为二层三拱门建筑,形式为歇山顶建筑,前为瓮门,廊道深邃,易于固守御敌。门外大道陡立,其内宽平坡缓。楼之左右近百米处,各有一高台,其残存面积近百平方米,高3.5米,台之东西两侧与齐长城墙体相连,南面外凸约4米,似是高于女墙的“裨楼”或是低于城堞的“厢台”,它不但是附属军事设施,而且使关楼更加严整壮观。1913年出土的铜质风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历史上的关楼巍峨庄严。
更早时期的穆陵关遗址是否也在现今的关顶村,尚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与钻探确认。在关顶村以东约300米处、长城北侧的一片缓坡地带,有一处东周至汉代的遗址,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20米,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2009年,长深(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修经穆陵关东侧,为了保护齐长城遗址,建设方采取下挖隧道方式,避开了齐长城主线遗址和穆陵关东侧东周至汉代聚落遗址,目前该聚落遗址保护良好。另外,在关顶村东侧紧贴穆陵关隘遗址旁的山上,即长深高速公路隧道上部,2010年10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沿线调查钻探时发现了一处草木灰堆积区,堆积厚度在1.5米左右,并伴有东周时期的陶片出土。
穆陵关东侧约250米处的小山丘,当地俗称“娘娘台”,有一烽燧遗址,遗址上有灰土与周代灰陶片。穆陵关西250米处的烽燧遗址亦有砂土夯筑遗迹,疑似另一处烽燧遗址。烽燧遗迹约15米见方,残存高度约5米。站在烽燧遗址上东望,穆陵关处半俯视状态,视野开阔,山下穆陵关的情况尽收眼底,穆陵关有什么信号需要传达,很容易看到。穆陵关东、西烽燧就像穆陵关的一双眼睛,为穆陵关观察远方的敌情,一旦烽烟升起,信号可以迅速传遍长城沿线。
神秘的盐渍
为了使穆陵关以及齐长城进行有效的布防,其构筑形式和结构在设计、施工等过程中进行了充分考虑。
穆陵关充分结合自然条件,建于分水岭之上,能够利用天然屏障,避免被山洪冲垮,从而有效防范敌人的偷袭和进攻。石砌长城建在岭脊区外侧边缘一线,而没有建在岭脊区的最高线上,这是因为北坡高峻陡险,两相呼应更增强了齐长城的防御能力。
齐长城穆陵关段以土筑为主,这种工艺是用沙土或黄土夯筑而成,间或夹有碎石,在齐长城穆陵关段主线上占了99%以上。一个神秘现象是,穆陵关东侧的邵家峪长城土层外有明显的灰白色物质,像是盐渍。有研究者认为:“土筑城墙就地取材,黄土、黄黏土、沙土、沙砾土都有,不论何种土质,都是加盐水板筑,至今盐渍可见。”
关顶村古镇风貌
在穆陵关一带远离齐长城的闲置土地上也有泛白的物质,当地群众名之曰“泛碱”。尽管齐国地处沿海,有“鱼盐之利”,但在交通十分落后的东周时期,要想大规模运盐修筑长城似乎不太现实。夯筑土墙是否真的添加了盐水,目前难有定论,不过,长城墙体经夯筑确实很牢固。在穆陵关东邻,邵家峪村南,已破坏植被的土筑长城墙体,夯层明显,夯土坚硬。
穆陵关段齐长城还有一小部分是石块垒筑的。这些工程往往处在土筑长城与利用陡峭山崖以山代城的衔接处,或两山之间的山沟高埠,都是周围不容易取土的地方,或是不得已而为之。石筑墙体是用碎石块干垒而成,由于岁月的侵蚀,目前多已坍塌成乱石岭,只有遗迹可寻。
齐长城长达千余里,城墙其实是断断续续的,其原因是以山险为墙,可以大大减少工程量。有“山险墙”的地段没有人工遗址,这是齐长城修建的普遍规律。但是齐长城在进入穆陵关附近时,即使有山险也照修不误,而且城墙修得还较为高大,着实罕见。
对此,学界分析认为,修筑齐长城是齐国倾全国之力的国防工程,齐国将国门处的长城修得高大气派,彰显了齐国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战备能力,对蠢蠢欲动的敌国而言极具威慑效应。当然,这一举动也显示出齐国对穆陵关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务必要确保穆陵关万无一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