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 遇 掉 肉 劫
(资料图片)
许春波
感叹岁月流逝,我的人生道路已经走到了第六十六个年头了。
老话说,“六十六,不死掉块肉”。还真的应了这句老话,没成想真的就在这六十六岁的时间节点,遭遇了“掉肉”的劫难。
还是在新冠疫情到处肆虐期间,在京城的儿子、女儿都催着我们老两口去检查一下身体,说是很多人都有了肺结节。
几次催促后,我和老伴儿也就“从命”,去了本市医院检查。找医生开了单子,去做了肺部CT。
不检查不要紧,一检查就真的检查出问题了。老伴儿的肺结节很小,医生说可以不计;可我的左肺叶上却出现了磨玻璃结节,而且比较大,约有2.5公分。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去打几天点滴,消消炎,再来看一下。点了一周消炎药后再去做CT检查,结果还是没有啥变化。医生说,三个月后再来复查,看看有没有变化,或者再去省城大医院查一下,因为结节有点大。
去省城?和老伴儿一商量,觉得还是去北京吧!那里有各大医院,况且孩子们都在那儿,看病也更方便些。如是便办理了转诊手续,购买了火车票,待去北京看病。可刚要到出行时间,疫情来了,封城、禁行。没办法,只好退票,等疫情过后再走。封城终于解禁,急忙又买了车票,可第二波封城又开始了。就这样,一连退了3次车票,没有走成。紧接着,就是疫情放开,京城大面积“阳了”,这里的人们也开始陆陆续续“阳了”,我们也没能幸免。去京城的计划只好暂时搁浅了。
春节过后,一切都归于平常。我和老伴儿急忙买车票去北京看病。女儿事先已在网上抢挂了2月9日的中日友好医院肖主任的专家号,我们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赶往医院就诊。
北京的大医院就诊,不像地方的医院,随时都可看医生。要先预约、再报到,然后去就诊的诊室外排号等候。而这一系列流程都是在电子机器上完成的,若不是女儿全程陪同奔忙,我们老两口还真的要费劲了。坐在候诊厅的椅子上,眼睛盯着前边的大屏幕,看着屏幕上显示出哪个医生、在几号诊室,几号某某患者到几号诊室就诊。好不容易排到号了,急忙拿上CT片子走进诊室,却实在不巧,专家有事未能出诊,一位专家同组的年轻苏医生代他出诊。
苏医生接过我带去的CT片子,仔细查看了一下,肯定地说是占位性病变,需要住院手术。听了医生的诊断,我和老伴儿、女儿都愕然了,一下子不知所措。怎么会呢!不是肺结节吗?怎么一下子病变成肿瘤了!一时真难以接受。苏医生很肯定,还耐心给我们解释,还好,看来还是早期,肿瘤细胞应该是惰性的,还不到活跃期,手术切除了应该就没事儿了。听了医生的话,我们心中稍有安慰,只好又询问了几个问题后离开了医院。
接下来,不甘心的我们又在网上抢挂了协和医院胸外科下周的号。待我们又按照流程走完了预约、报到、排号候诊等程序,走进了协和医院胸外科诊室,主诊的徐医生看过我的CT片子,给出的结论是,赶快住院手术,拖得时间越长越不利。老伴儿担心地问:结节切除后会不会留后遗症(来前有人说起,肺结节切除后会有后遗症)?医生接过话茬说了一句,“现在考虑的不是后遗症,是保命!”一句话告诉我们,这病已经不是“好病”。
徐医生接下来询问了我是否吸烟、饮酒,还询问了工作环境、家族病史等。至于致病原因,医生又不好说,因为我一直是不吸烟、不饮酒,工作在行政部门,不接触有害吸入环境。唯一可以解释得通的大概也就是有家族患癌病史,毕竟父母都逝于癌症,并且父亲当年就是肺癌去世的,不过父亲可是抽了一辈子自卷旱烟的。
医生建议赶紧进行入院前检查,于是开出了一串单子,诸如抽血做各种化验,超声心动图、心电、脑增强核磁、肺CT等。然后,我们拿着单子一项一项去预约,结果前几项还好,三五天都会做完。可最后一项肺部CT,要排到3月24日,也就是说要一个多月后才能做上。一等一个多月才能入院,这对我们来说可真的等不起,即使等了一个多月CT结果出来了,到时候能不能排到病床还不好说。医生也为我们考虑,说是肺CT可以去别的医院做,但要做高分辨率的,还要让其刻录光碟,这样拿过来可供临床所用。
从医院出来,我们简单商量一下,觉得这边的几项检查先做着,另一边还是要再挂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号,让专家再给看一下,然后再做决定,毕竟医院网页上介绍的专家对治疗肺结节、肺癌还是很不错的。于是便一面在协和做各项检查,一面又在网上挂了中日友好医院下一周的专家号。这期间,我们每次都是女儿开车,早6点前后就从顺义这边出发,大约在一小时左右到达医院,有时途中遇到堵车,就要一个多小时到达。
这一次的专家号,我们如愿见到了也很年轻的肖主任。肖主任和蔼可亲,称我老先生。询问了几句后,认真看了我们带去的两张CT片子。一面向我们解释左肺上叶和下叶两处病灶,一面给出结论是占位性病变,也就是肿瘤无疑。鉴于不知这肺部的病灶是不是原发,身体别的部位是否还有病灶,建议我们做进一步检查,也就是做一个派特ct,排查一下全身,也好做进一步治疗方案。只是这派特ct是自费的,医保不予报销,大约需1万元上下。为了查清全身状况,我们只能选择去做这个派特ct。
做派特ct不同于普通ct检查,要之前静脉注射一种显影剂药物,还要饮几百毫升水后才能上机做全身扫描检查。待做完了派特ct,再一次挂了专家号,肖主任给出了较为乐观的确诊结论,身体其它部位都较正常,只是肺部有肿瘤病灶,这样只需要将病灶较大的肺叶切除,对另一原位癌小病灶,只需把病灶切除即可。为此,肖主任还向我老伴儿、儿子、女儿详细地解释了手术方案,把应考虑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肖主任很负责任,态度也很好,很专业的手术方案令患者家属很满意。
仅过了两三天,肖主任通过微信通知我们,明天有一位男床患者出院,可以速来办理入院手续。还细致的告知明早八点,去医院北区住院处,挂门诊号,找韩医生办理相关手续。我们早就做好了住院准备,第二天早晨就赶往医院,按流程办理了住院手续,我也便顺利于3月6日住进了医院B区的胸外科502室病房。
大医院就是规范,为防止交叉感染,患者一住进病房,便与家属完全隔离开来。老伴儿、女儿只好离开医院,只能凭微信和我联系、了解情况。我这里是等着检查和手术日的到来,可见不到面的老伴儿和女儿她们,可承受着焦虑、牵挂和内心的煎熬。
住进了病房,心情有些压抑,想想就要面对的手术,还真的难以平静下来。另一张病床上,躺着刚刚经过手术的中年患者,正经受着疼痛的折磨。不是微创吗?怎么也会这么疼!看着护工对患者精心的照顾,心里才感觉稍有安慰。
很快,术前的检查便有序进行。测量血压、体温,采血化验、拍了胸片、又做了超声心动图等。原本计划3月8日早晨就做手术的,可一方面心动图相关部位有回声,另一方面肖主任8日要参加一台肺移植手术,因此我的手术要推迟到10日进行。随后,又给我做了心血管的CT检查,意在查一下有回声部位到底怎么样。待各项检查都符合手术要求了,病房医生才正式通知我,准备10日早做手术,还告知术前12个小时不能进食。同时,通知了家属10日早来医院术前签字,等待病人手术。
平日里都急着做手术,毕竟这病等不得。可当真的要面临手术了,心里不免还是有点儿紧张。3月10日,早晨刚七点半,就有人挨个房间叫名字,准备去做手术,先跟着去做术前检查。老伴儿和儿子、女儿老早就来到手术室门前等候,按照医生意见,还要通过第三方做术前三维造形定位。
早八点多,一切准备就绪。在亲人的安慰鼓励和期待目光中,身穿一身病号服的我,走进了手术室。隔着玻璃门,隐隐看着门外的亲人,心绪慢慢平静下来,只等着上手术台。
当我脱去了病号服,静静躺上手术床,还没来得及观察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便被麻醉过去了,就像平时睡觉,睡得死沉,什么意识都没有。当我睁开眼睛,半睡半醒间,看到老伴儿俯身在手术床车旁,紧接着便是医护人员推护着床车向病房而去。进了五楼的胸外科病区,就要和家属分离开来,老伴儿和儿子、女儿被隔在了病区外,只好离开医院回家,只能用微信和我的护工联系,询问一下情况。此时已经是中午近一点钟了,也就是说我在手术室躺了4个多小时。大家一阵忙乱的托抬,我躺在了自己的病床上,开始术后的养护阶段,此时的神志也还是昏昏沉沉的,只知道有护工在床前照看,还有就是床上方悬挂着吊瓶,床头的心跳监测、给氧设施全开,臂上缠着血压检测仪,鼻部插着氧气管。
躺在病床上,待神志完全醒过来后,便感觉到了刀口有一丝丝疼痛,好在有止痛泵挂着,疼痛的程度还能忍受得了。看着头上高悬着的点滴吊瓶,又看看床边的引流瓶和导尿管,自己完完全全成了一个靠着护工一对一护理的病号。
护工是一名小我十几岁的河南籍兄弟,自从接手我的护理工作,便一刻都不离我的病床前。问我痛不痛,适当调整止疼泵;问我躺着舒服不舒服?帮我将病床头调高一些,使整个身体呈半卧半坐状态,直到调整到我感觉可以了为止。同时,他还要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帮我投毛巾擦脸,帮我订餐、取餐、推饭桌到床前;帮我起身,还要在我能下床走动时,为我拎引流瓶、导尿瓶,搀扶我到病房外活动区去走两圈等。
在护工的精心护理下,在亲人的关心、鼓励下,也在自己坚强的面对和坚持下,在病床上医疗了5天的我,先后撤去了导尿管、引流管,在术后第六天出了院,接下来就要回家自己康复疗养了。在医生来给我撤引流管时告知:“你的刀口比较大,需要回去好好静养,活动时自己注意些,给你开了止痛药,刀口疼了就口服止痛药。”
原来,我的手术并非是微创,所以用时3个多小时。后来我才知道,本来是要做微创的,但术间出了点儿状况,医生只好临时改变方案,由微创变为开胸术,刀口在15公分左右。而手术切除的,一是左肺上叶全部切除,二是左肺下叶病灶呈楔形切除,同时将中隔的淋巴结全部清扫。除病灶在术间做了病理化验,术后还要对病灶以及清扫的淋巴结进行全部的大病理化验,大病理要在一周后出结果。由此,我在医院留下了一个肺叶连同那么多淋巴结,这可真的是掉了肉,而且是一大块。
回到女儿的住处,便开始了家庭养护恢复。老伴儿和女儿悉心照顾,为我调理营养食物,儿子还特意买来了国外生产的有利于术后康复的特制奶粉。由于刀口还在恢复中,起身不敢用力,为了我方便起卧,女儿还在网上购买了起床神器。
在家静养的日子里,不断收到了来自兄弟姐妹们以及侄男外女的问候,还有同学、朋友们的鼓励和慰问,还大都发来了红包。对亲朋好友的问候和鼓励,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激励,心里更是满满的感恩、感激和感谢。感恩老伴儿、儿女的亲情陪伴和悉心照料,感激亲朋好友的真心挂念和鼓励,感谢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更感谢当今的医疗技术和医保政策。总之,心中的感谢太多太多,无以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就这样,在亲人的悉心照料下,在亲朋好友的关爱和鼓励下,我放平心态、振奋精神、努力康复,完成了一次次换药、坚持着一天天的适当运动,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感觉也越来越好。经过术后一个月的第一次复查,接受了医生建议,我终于可以回家慢慢康复了。
回头想想这一场劫难,这一场掉肉的劫难,心中真的有很深的感触。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也是很脆弱的,但也必须是顽强的、坚毅的。面对脆弱的生命,我们都必须要直面人生,直面自己所面临的健康状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险,遭遇到怎样的劫难,我们都要积极地去面对,都要乐观的去隐忍、去迎击,都要勇敢的去克服、去战胜。胜利属于勇敢者,健康同样属于坚强者。六十六岁的我,无疑要去做这经历过掉肉劫难的勇敢者、坚强者。
2023年5月
作者简介
许春波,网名:春波秋雨。黑龙江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绥化市作协会员、肇东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文学作品散发在《诗刊》《中国诗赋》《中华诗词》《中华文学》《文化中国》《小小说月报》《岁月》《北极光》等各级文学报刊及网络平台上。有部分作品文学获得大奖赛奖项,许多诗文被汇编入多部文学作品集。